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

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。



上淨下界法師宣講:第01《楞嚴經修學法要》
 
                前言代序
 
  我們預定有十六堂課,來跟大家共同學習整個《楞嚴經》的一個綱要。《楞嚴經》在大乘佛教當中,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,因為它探討的是我們生命的根本。從佛教的角度來說,我們對於我們生命的根本,已經遠離太久了,已經找不到我們自己原來的家,這是我們修行一個很大的障礙。而在智者大師的判教當中,他把「大乘佛教」的修學,分成三個次第:
 
  第一、是修學「安樂道」:我們剛開始皈依佛門,我們依止的是一念的「信心」,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是甚深廣大的,我們相信因果絲毫不爽,依止這一念的信心,開始積集善業,做很多護持三寶的慈善事業;那麼在這階段當中,主要是一種「業力的修學」。但是這個時候,因為缺乏智慧的觀照,所以在整個過程當中,「雖修善業,心不安穩。」就是我們修了善業以後,我們總覺得「弟子心不安」,我們會有一種沒有家的感覺,因為你在修善業的時候,你依止的是一個「攀緣心」。攀緣心的特色,我們的心是住在外境的─「心有所住」,而外在的環境是變化的,你根本作不了主,所以在整個階段當中,我們總覺得內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。但我們透過這樣的善業,可以成就來世「暫時的安樂」,所以智者大師把它判做「安樂道」。
 
  第二、慢慢的學佛時間久了之後,我們覺得自己還可以再進步,就從「安樂道」轉上了「解脫道」。我們開始很慎重的學習佛陀所宣說的經典、慢慢的開啟心中的智慧,我們遇到人事的時候─「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」,不再隨外在的環境而轉,開始「把心帶回家」─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。那麼這時候我們心開始安定了,外在的因緣不管怎麼變化,它只是我一個生命歷練的所緣境而已,智者大師把它判作「解脫道」。也就是說,一個凡夫他在整個生命當中,他開始走上了出世的聖道,他內心聖道的力量開始生起了;因為他懂得迴光返照,以正念「我空、法空」的真如理,來息滅他心中的顛倒想。
 
  第三、從「解脫道」的過程當中,可能會經過三年,或者五年的時間,進一步從「解脫道」再趨向於「菩提道」,開始依止一念心性「從空出假」廣度眾生,成就萬德莊嚴。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《楞嚴經》的定位,就是一個「解脫道的法門」。
 
  為什麼要研究《楞嚴經》?
 
  一言以蔽之,就是:我們必須把過去「凡夫的世界」提升到「聖人的世界」就是「轉凡成聖」。
 
  它的一個關鍵點就在「首楞嚴王三昧」:看你遇到事情的時候,是不是能夠開始「迴光返照」把心帶回家!我們一個人能夠成就「聖道」,跟你所修的「善業」,並沒有直接的關係,善業只是一個助行、一個資糧力。在本經當中,你要能夠成就聖道,你要找到「聖道」的因,你要找到真實的因地。佛陀在本經當中說:你今天要吃飯,你拿沙去煮飯,放在電鍋煮了很久,它叫做熱沙,它不是飯。為什麼?因為「沙非飯本」,你要煮飯,你要拿米去煮。也就是說,我們今天如果還找不到聖道真實的因地,我們不可能有聖道出現,我們不可能有臨終的正念出現、不可能!雖然我們相信了三寶,雖然我們積聚了善業,但是我們還活在自己的妄想中,這個妄想是一個「虛妄的因地」,不可能產生真實的功德。
 
  所以這個「首楞嚴王三昧」,不管你是走「聖道門」的,或是走「淨土門」的,你想要成就一種堅固的「臨終的正念」,你都要經過這個階段..「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」,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整個大乘佛弟子必修的課程。
 
  《楞嚴經》總共有十卷的經文,我們把它的精華濃縮成十六堂課,所以叫做「修學法要」。
 
  ◎將述此義,大科分三:
 
  甲一、前言:
 
  乙一、解釋經題一部經的「經題」它總持一部經的要義,所以我們應該把它作一個說明。
 
  乙二、經文要義(這一部經的理論,跟它的修學方法到底是什麼,我們作一個簡單說明,這叫做「前言」。)
 
  甲二、正文:(在正文當中,我們將十卷的《楞嚴經》分成五大科:)
 
  乙一、緣起篇先說明本經發起的因緣。)
 
  乙二、理論篇:我們從本經的角度去看,它是怎麼去看待人生的?我們看人生啊!剛開始是以一種「善惡」的角度、以一種「業力」的角度;但是到了《楞嚴經》,它已經「超越善惡」,它是從「真、妄」當中來看它。以《楞嚴經》的標準,只要你安住於「妄想」,還是一種過失,即便你是善念,只要是跟妄想相應的,這個就是「顛倒」、這個就是「過失相」,所以《楞嚴經》的要求標準是很高的,這個時候你開始要「破妄顯真」了,這一段就很重要!
 
  乙三、修行篇從前面的理論,我們開展出整個修行的方法,包括了整個《楞嚴經》的理觀與事修。
 
  乙四、破障篇在修行過程當中,我們肯定會把無始的煩惱罪業逼出來,有「內在的魔障」跟「外在的魔障」,我們應該知道怎麼來破除內、外的魔障。
 
  乙五、功德篇假設我們如法的修學「首楞嚴王三昧」,在我們的生命當中,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甚深功德。我們透過上面說到的:「緣起篇、理論篇、修行篇、破障篇、功德篇」這五篇,把《楞嚴經》的整個綱要,把它抓出來。
 
  甲三、結勸最後一段的結勸,就是我們引用本經三小段的經文,把整個課程作一個結示、勸修。以上就是我們未來上課,所要研究的三大主題。
 
  甲一、前言(分二:乙一、解釋經題。乙二、經文要義。)
  乙一、解釋經題(分二:丙一、總說。丙二、別明。)
  丙一、總說-本經的經題是:
 
  『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』
 
      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┉┉┉自利功德。
◎大佛頂— ┤
      └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┉┉┉利他功德。
 
  古德解釋經題把它分成二大段
 
  首先大佛頂』:大佛頂就是我們一種內在的「體性」下面這兩段,是它一種「外在的作用」,我們常說「依體起用」;也就是說一個菩薩,你要能夠行菩薩道,第一件事情「云何應住」?你的內心要以什麼為安住?你是不是找到你生命的根本這個就是最重要了所以「大佛頂」就是我們眾生本具、諸佛所證的「現前一念心性」,依止這一念心性而「稱性起修」。
 
  一、自利功德:從「自利」的角度叫做『如來密因修證了義』
 
  也就是說:三世如來都是依止這樣的一個密因,而能夠成就修證、圓滿了義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『密因』它本身的涵義─就是當你啟動「菩薩道」的時候,你內心一定有一個別人沒辦法了解的、你心中安住的家;那麼為什麼我們安住在「真如本性」的時候叫做『密因』呢?『密』它是「無形無相、不可了知」,它沒有形相;我們凡夫活在妄想當中,心中有很多的相狀,歸納出來就是這四種相狀:
 
  第一、我相:我們一般人沒有經過「首楞嚴王三昧」我空、法空的訓練,內心是剛強的,他有自我意識─我一定要怎麼做。尤其是福報越大的人,「我相」越大,他一定有一個自我的相狀。
 
  第二、人相:他看別人,都會把別人安立一個相狀──這個是好人、這個是壞人,這個人我喜歡、這個人我不喜歡;他把每一個人都安立一個相狀,那麼自我跟別人一旦接觸的時候,就會創造很多很多人事的因緣。
 
  第三、眾生相:眾緣和合。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,這三個是空間。
 
  第四、壽者相:是講時間,它有一個相續的時間,或者今生是這樣子,來生還是演這樣的戲:你創造一個五陰身心、又執著一個自我→然後跟人家對立、又開始造了很多的業力→然後業力又得果報、又變成一個身心世界…如是的輾轉、相續下去。
 
  直到有一天,我們開始把妄想消滅了,我們遠離妄想,找到我們的『密因』,這個時候我們面對眾生的時候,心中沒有任何相狀,「清淨本然,周徧法界」,以一種「無相的心性」,開始行菩薩道,這個就是你能夠成就圓滿功德的一個重要的因地,這就是『密因』。
 
  二、利他功德:從「利他」的角度來說,就是『諸菩薩萬行首楞嚴』
 
  那麼菩薩依止如來的密因,開始產生六度萬行,而能夠成就『首楞嚴』;『首楞嚴』就是「一切事究竟、堅固」,你可以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很究竟,究竟就是「圓滿」;第二個「堅固」不可破壞;你依止無相的真如來修學,不管別人讚歎你也好、毀謗你也好,你還是做你該做的事情,你內心當中不隨妄轉。所以一個人安住真如,他的生命有二個特點:第一個、他的生命變得非常的「堅固」,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。第二個、圓滿,他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圓滿。
 
  這就是說:依止『大佛頂』的緣故,而成就『如來密因修證了義』,也因為依止『大佛頂』的緣故,而成就『菩薩的功德圓滿』,這就是本經經題的含義。
 
  丙二、別明
                     絕待圓融。
                  ┌大
      ┌不迷是慧┐      │ └不可思議。
    首 |    │      |
    楞 |    |      | 了了常知。
妄想心→嚴→┼不取是定┼= 真如心 ┼佛
    王 |    |      | 不可昏昧。
    三 |    │      |
    昧 └不動是戒┘      │ 妙用無窮。
                  └頂
                    不墮諸數。
 
  這個表非常重要!佛陀講了十卷的經文,就是在講這個表,諸位要好好的去體會。
 
  從這個表中,我們抓出兩個重點:第一個、「妄想心」,第二個、「真如心」;一個是凡夫的根本,一個是聖道的根本。首先我們先看:
 
  第一、凡夫的世界─「妄想心」。
 
  這個「妄想」是怎麼來的呢?我們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,就會產生一個「想法」、一個「感受」,有快樂、痛苦的感受;由這快樂、痛苦的感受當中,又產生一個想法出來,而這個想法是從你生生世世、你生命的經驗累積而成的。
 
  你看喜歡吃榴槤的人,他跟榴槤一接觸的時候,他聞到它的味道,他產生美好的想法!這榴槤是非常甜美的東西;你過去生對榴槤有痛苦經驗的人,看到這個榴槤說:欸!這個味道真的很臭穢。同樣一個東西,就會產生不同的「想法」,而這個想法會產生不同的「欲望」,這個就是「造業」的根本。
 
  「銷我億劫顛倒想」,以佛法的角度來說,我們一個凡夫的想法,絶大部分都是錯的。所以剛開始我們不能相信自己的想法,因為它都是跟「我愛執」相應;而這個「妄想」就是我們在過去的生命經驗當中,造了很多很多的業,留下很多的生命經驗,就變成我們今生的一個想法,佛法說這叫「顛倒想」,這是一個生死的根本。那麼我們的目標,就必須把這無始劫的「顛倒想」,要轉成一個清淨的「真如」。整部《楞嚴經》就是做這件事情─「把心帶回家」,或者說是「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」。
 
  從《楞嚴經》的角度來說:「妄想跟真如」它們兩個是同時存在的;生滅心跟不生滅心,這兩個隨時隨地都是同時存在,但不幸的是,我們永遠跟著妄想走,我們總是覺得跟著妄想走是對的,是給我們帶來快樂的;所以我們無始劫來,忽略我們真實主人的存在,就是忽略了「真如」的存在,因為我們沒辦法迴光返照。那怎麼辦呢?
 
  第二、我們修學「首楞嚴王三昧」就是「正念真如」
 
  在修「首楞嚴王三昧」的過程當中,倓虛老和尚他提出六字真言:就是「不迷、不取、不動」。這六個字是整個未來,諸位!你修習正念真如的方法,你要從「妄想」轉向「真如」就靠這六個字┅
 
  「不迷」是一種智慧的觀照;
  「不取」是一種禪定的安住;
  「不動」是一個持戒,身口意不要亂動。
 
  這六個字實際的操作,有兩個說法的不同:
 
  第一、假設你是一個老參,你《楞嚴經》已經修學過十多年了,你在整個破妄顯真的過程當中,你直接從「不迷」下手,直接提出「理觀」就是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。」妄想是本來空的,而真如本性是我本來具足的,那麼一下就可以迴光返照,所以說:老參的修學是從「不迷」,從理觀而帶動了「不取」而變成「不動」。所以「大乘佛法」的戒、定、慧,它是一體同時的;而「聲聞戒」的戒、定、慧,是要持戒而成就禪定,由禪定而產生智慧,這樣上來的。「大乘佛法」是兩個都有可能,也可以從智慧,用你生起智慧的觀照,就能夠幫助你持戒、幫助你禪定;這種人他的理觀的智慧強,從「不迷」而帶動了不取、不動。
 
  第二、那如果「初學者」怎麼辦呢?我「理觀」薄弱怎麼辦呢?本經說從「不動」下手,先從「事修」,佛陀提出兩個方法:第一個「持戒」,持四根本重戒;第二個就是「持咒」,持『楞嚴咒』或者持『楞嚴咒心』。我今天遇到了境緣的刺激,我理觀提不起來,我可以先要求自己「不動」不要亂動,「以不變應萬變」,先不要亂動。
 
  ★你會發覺:這個末法時代,為什麼講「魔強法弱」?因為這世間它所創造的氣氛,是在「刺激你打妄想!」你注意看:它要求效率,你知道了就要馬上去做,否則你就失去了競爭。
 
  ★《楞嚴經》完全不同,你遇到事情的時候,先不要亂動,「等到妄想過去」了,「真如顯現」了,你才可以去做。在《楞嚴經》的觀念裡面是「謀定而後動」,所以研究《楞嚴經》以後,你會覺得你整個生命的腳步放慢,你的過失變少了,你看事情看得更清楚。
 
  妄想是衝動的,它是情緒化的,你可以先從「不迷」下手,你也可以從「不動」下手,都可以!總而言之,在整個《楞嚴經》當中,它所對治最重要的:就是消除我們心中的妄想!
 
  在商朝,商朝最後一個皇帝商「紂王」,商紂王有一天,有一個諸侯供養他一雙象牙做的筷子。這雙筷子紂王非常歡喜,心中就住在這個筷子。我們一個人歡喜一個東西,心有所住的筷子要是好好的,他就歡喜;筷子要是損傷了,他就痛苦,所以我們的心就隨這筷子起伏!
 
  在一天,他有一個很有智慧的大臣叫箕子,這箕子有一天看到商紂王吃飯的時候,他感覺這個商紂王看筷子的眼神不太對勁,就有一種不祥的徵兆。有智慧的人,他可以從小事情體會出大道理─「會事入理」。他就跟商紂王說:「你這筷子是從什麼地方來的?」商紂王說:「這是諸侯供養我的啊!」他說:「這個筷子不吉祥,你要趕快把它捨掉、把它丟棄,否則你有亡國之患。」商紂王說:「這不就是個筷子,有這麼嚴重嗎?」箕子說:「你今天你愛著這個筷子,你用象牙筷子吃飯,吃久了以後,你覺得這個碗不對勁,跟這筷子不相配,你總有一天要找一個象牙的碗,來跟這個筷子相配;再過一段時間,你覺得這桌子也不對勁了,桌子怎麼可以用普通的桌子呢?要找一個象牙的桌子來跟這個碗相配;再過一段時間你覺得這房子不對,這房子跟桌子不相配,你要蓋一個更莊嚴的房子,來配合這個象牙的桌子;所以總有一天,你就是因為這樣的欲望輾轉增勝而亡國。」果然商朝就被箕子不幸而言中。
 
  「妄想」的可怕,不僅是會帶動我們產生欲望、去造業,而是它會輾轉增勝;你滿足它一次,它下一次要求更多,就像滾雪球一樣,會不斷的輾轉增勝!
 
  剛開始你不覺得它的存在,但是等到你覺得它的勢力強大的時候,你沒辦法了,你一定要跟它走,這就是「生死輪迴」的根本。
 
  在「讀者文摘」中,有一段小公案對於「妄想」的描述很貼切:
 
  有一個母親跟一個女兒在一起生活,這個女兒長大了、也找到了工作。有一天,這個女兒就領了薪水,她覺得這一個月的辛苦,應該給自己一些犒賞。經過百貨公司的櫥窗,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帽子,她就把她薪水的錢,拿了一部分,買了一頂帽子戴上,看了,欸!越看越滿意就回去了。
 
  回去以後,她跟她的母親感情很好啊!她希望她的母親給她讚歎幾句,就跑到她母親前面,她母親剛好忙著在做菜,沒有注意到她的帽子;她看不對,跑到前面晃沒有用,就把帽子放在冰箱上面,她母親開冰箱的時候只是注意她的菜,也沒看到帽子,這時候這小女孩就生氣了,吃飯的時候悶悶不樂啊!她母親問:「你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啊?」她說:「對啊!我買了一個很漂亮的帽子要給你看,你都不看,所以我心情不好啊!」這個母親說啊:「你心情不好,我心情也不好啊!我今天做了新的頭髮,你也沒有看到啊!」
 
  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當中,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正的在生活!
 
  從〔唯識〕的角度,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只有「第一念」,我們了解外境是怎麼回事,「第二念」開始妄想活動,我們開始活在妄想中。比方說你吃榴槤: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吃到榴槤,當你第一口咬下的時候,能感受到榴槤的味道,但是第二念以後,你就活在你的妄想當中,這個榴槤是很好的、是怎麼樣的;其實你第二念以後你沒有再吃到榴槤。妄想活動的時候,我們已經不知道外面是怎麼回事了,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了,就是「妄心攀緣妄境」→產生欲望→開始造業。
 
  為什麼說有生死輪迴?其實是「自己」創造出來的!
 
  我們本來是清淨本然,我們內心當中本來沒有煩惱,本來沒有罪業,本來沒有生死。但是怎麼會有生死呢?答案只有一個「仁者心動」,就是這樣。你自己動念頭。我們自己在清淨本然當中,捏造一個妄想出來,然後帶動了煩惱、帶動了罪業、帶動了生死果報。所以我們要知道妄想的可怕:第一個、它是不知不覺的;第二個、它是輾轉增勝的,勢力會不斷的擴大。
 
  你一旦開始修行、開始迴光返照的時候,你才會知道妄想的可怕;我們一般人是不知道怕,因為你從來沒有迴光返照嘛!所以在本經當中,我們的思考模式:不是向外去看誰怎麼樣,這跟你都沒有關係。你開始修學《楞嚴經》以後,你開始遠離你心中的顛倒妄想,你要慢慢的試著一步一步踏入回家的道路,才有可能達到臨終的正念。當然用的方法就是「不迷、不取、不動」,看你是從「理觀」下手,或者從「事修」下手,都可以。
 
  我們經過這樣「理觀」跟「事修」的修學,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?(可以從三方面來檢查自己。)
 
  (一)、『大』:什麼叫『大』呢?就是「絕待圓融,不可思議」。
 
  你遇到境緣的時候,告訴你自己,這些都是虛妄相;你開始迴光返照,安住在你本來的清淨本性,你會發覺你的心,比較沒有對立的心了。我們一個人經常喜歡跟人家比較,就表示你這個人「妄想」很重,也表示你這個人「生死業力」很重。
 
  你看有些人他修「念佛法門」,他念佛念一段時間…他很快就往生了,因為他的生死業力比較淡薄;有些人他的生死業力很重的,看他的心態你就知道,對立心越重的人、妄想越重、無明妄想越重,你那個啓動了十二因緣,十二因緣第一個是「無明妄想」,無明緣行就造業,然後生老病死,你的十二因緣的力量當然就強了。所以修「首楞嚴王三昧」,首先你覺得你的對立心減低了。
 
  (二)、『佛』:「了了常知,不可昏昧」。
 
  「佛」者覺也,你那種智慧的光明慢慢的開展出來了。一個人你老是跟著妄想,你的生命當中大概就是「做你喜歡做的事情」,你喜歡做什麼、你就做什麼,誰也管不住你。一個開始修「首楞嚴王三昧」的人是「做我該做的事情」。比方說,我的功課時間到了,我現在的心情不想拜佛,你不要管它,那是你的妄想,你衣搭上去,走到佛堂就是拜佛。當你有一天,你發覺你慢慢從「我喜歡」做什麼,改成「我應該」做什麼的時候,恭喜你,你開始遠離你這個惡朋友了,你跟妄想慢慢保持距離了,也表示障礙我們無始的生死業力的這十二因緣的力量開始淡薄了。
 
  你的心態改變,就是你生死業力的改變!
 
  如果你還是活得很情緒,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,那你一輩子就是生死凡夫,你來生還是生死凡夫,修再大的福報都沒有用。所以說,修「首楞嚴王三昧」你智慧理性的力量會開始加強─「心常覺照,不隨妄轉」,妄想它打它的,我做我的。
 
  「倓虛老和尚」他依空假中三觀的方法在修行的,有一天,生病長了一個瘡,醫生跟他開刀的時候,他痛得唉唉大叫。弟子說:「師父啊!你修空假中三觀,正念要提起來啊!」倓虛老和尚說:「我有啊!我叫歸叫,我內心裡面還是很清楚啊!」因為這個「叫」是直覺,它是一種「感受」。在佛法中,並不對治「感受」,因為對一個「初學者」來說,感受是不能控制的;比如說,你用針刺我,這種痛苦的感受,這個沒辦法對治,那是「業報」;但是這樣的感受,產生什麼「想法」?這個「想法」就可以對治的。色、受、想…到「受陰」的時候,都不能對治的,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。但是到「想陰」的時候,這個你就要主導了。所以這個『佛』字,就表示你心中開始依止「智慧」的判斷來做事情,而不是依止你的「感覺」來做事情,你不再跟著感覺走了。
 
  (三)、『頂』:「妙用無窮,不墮諸數。」
 
  在你的內心當中,那種無量無邊大悲的妙用開始啟動了,你心中沒有任何的限制跟障礙。這個『數』就是限制或者障礙。我們一個人,自我意識很重的人、妄想很重的人,他內心是很剛強;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,他的內心是調柔的,調柔清淨,他是調柔相;懺公師父常說的:「該怎麼做好,就怎麼做」,他沒有固定的執著,就是「妙用無窮,不墮諸數」這一句話。
 
  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,那麼我們怎麼樣轉成「真如」而趨向於『大佛頂』?這就是本經的修學方法。我們的人生觀是這樣子
 
  我們「今生」有一個生命體,這個生命體是怎麼來的呢?從「過去」而來。佛教說「因緣觀」─「諸法因緣生。」其實這一句話有兩層意思:
 
  第一個是「過去生跟今生」的互動,這一段的「因緣」過去做過什麼事,留下了很多的痕跡,只要你走過的路,都會留下痕跡,你造了業就會留下功能,過去跟現在這一部分不能改變,佛教修行不是修這一部分。你今生會遇到什麼人、遇到什麼事情,你的色身會健康或病痛,這個不能怪現在的你,要怪過去的你。所以說,過去跟現在這一段因緣叫做「認命」,這個因緣不能改變。
 
  第二個因緣是「現在跟未來」,這個最重要!因為這個是有無量的可能性。未來你可以到人天、你可以到極樂世界,你也可能墮三惡道。所以今生跟未來這一塊,是非常重要。
 
  「修行」我們所要修的是什麼?當然是放在「未來」嘛!你的過去有什麼好修的呢?過去是不能改變的。下等人是活在過去,老是想過去,你過去怎麼樣…你今天就怎麼樣…那你的人生被看透了。
 
  修行人的相貌是:我現在雖然不夠好,但是我未來會往好的方向走。
 
  這個人是有潛力的!因為他找到了修行的方法,他掌握整個修行的目標,這個人至少他修行上路了!有些人在世間打轉還找不到高速公路。說:你連「怎麼修行」都還不知道!你要改變的不是要改變外面,是改變你的妄想。所以當你瞭解整個《楞嚴經》的道理,雖然我們不能馬上做到,但起碼我們的生命,已經慢慢在進步當中,我們未來生命,我保證:「我今天會比昨天好,明天會比今天好。」你的生命就有意義了。
 
  每一天的生命都是在增上,妄想慢慢減少,真如的光明慢慢開顯,慢慢趨向於『大佛頂』,那就很有意義!所以說:修行人你要開始忘掉過去!我們不管過去怎麼樣,不管你過去曾經經歷過怎麼樣的生命,你內心當中,曾經留下一個什麼樣的痕跡、什麼樣邪惡的功能,這個都概括承受,不要去怨天尤人,從現在開始改變。為什麼?因為它是虛妄的、不真實的。所以你可以改變,這不是本來有的,你本來是清淨的,它是後來有的,它是從「因緣生」,當然也可以從「因緣滅」。
 
  「破妄顯真」妄想是很抽象的,我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,大家體會一下:
 
  在美國柏克萊大學:有一位體操選手叫做「米爾曼」,這個米爾曼他可以說是體操界的天才,他從小學就開始學體操,從小學到國中,從國中到高中、到大學,都是體操選手。他生命的目標就是成就奧運的金牌,他對自己很有自信,因為他在大學當中表現的很好;但是因為整個體操界競爭非常激烈,幾乎都是差之毫釐而已,所以他壓力非常的大。
 
  一個活在妄想的人,當然壓力很大,他經常作惡夢,他夢到自己在體操過程中…從上面摔下來,結果失掉了金牌,經常從這樣惡夢中驚醒。隨著奧運的時間到來,他惡夢的出現也越來越多。後來有一天,到半夜的時候,又從惡夢中驚醒過來,他就睡不著了,穿著外套到外面去跑步。跑著、跑著跑到一個夜間的加油站,他就跑過去,遇到了一個老人家,這個老人家叫蘇格拉底,就問他說:「你是幹什麼的呢?」他說:「我是體操選手」。又問說:「你是體操選手,那你活得快樂嗎?」他說:「我活得很快樂啊!我以奧運金牌為目標,我活得很快樂啊!」老人聽了就說:「其實你沒有真正的得到快樂,因為你今天追求的是一個你無法預測的事情。未來因緣怎麼樣?你不知道。而你心住在外境,外境是變化的,你怎麼會有快樂呢?你是活在不安穩性。」
 
  這個年輕人,當然他就不相信啊,他覺得這個老人家跟我話不投機,我應該要有欲望,我才會快樂,所以二個人不投機啦。之後,這個年輕人,有一天他騎車去上學的時候,突然間發生重大的車禍,他為了閃躲前面的車子,就去撞旁邊的車子,整個身體飛起來,再跌下去,大腿骨折。醫生說:你今生不可能再做體操了。這個年輕人米爾曼打擊很大,因為他生命的目的就是奪奧運金牌,他不能做體操,他突然間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了,這時候他就去找這個老人家,對他說:「我現在覺得生命沒有意義。」老人家講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說:「在生命當中,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。」這句話跟《楞嚴經》有關係,當你安住真如的時候,成功失敗對你都是一個增上的因緣,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。
 
  這個年輕人,他聽不懂什麼叫「每一件事都有因緣?」難道我摔斷了腿,這件事情也有意義嗎?老人家說:「你明天早點過來,我帶你去見一個非常美好的事物。」這年輕人充滿了期待,第二天就很早七、八點就去找這個老人家;老人家就帶他去登山,他一路上因為充滿了期待,他覺得這個景色非常的漂亮、非常美好。兩個人有說有笑,他也忘了心中的痛苦。來到了高山的上面,他問老人家說:你不是告訴我,要見到美好的事物嗎?老人說:「那你看看腳下是什麼東西啊?」「欸,腳下一塊石頭!」「這就是美好的事物。」這時候米爾曼突然悟到,原來重點在「過程」!至少我這二、三個小時爬山當中,我看到美好事物,結果是什麼?老人家說:「其實結果是什麼,我也不知道。」
 
  這個思想,後來就影響到這個米爾曼,他從今以後,把得到金牌的欲望,這樣的妄想忘掉。老人家說,你要用你「喜歡做體操的心情」去做體操;這時候心中沒有妄想,結果他發覺他更加專注,對每一個動作的觀察,更加的清楚;後來終於得到全美國比賽的冠軍,創造了奇蹟,一個受傷的人得到了冠軍。這地方的關鍵就是說明:我們無始劫來,被「妄想」所誤導,使令我們的能力、功能,完全產生了障礙。
 
  《楞嚴經》的思想、它的人生觀┅┅
 
  諸位要知道:你一個安住在真如的人,「你的人生不是來受用的,人生是來歷練的。」你一念的心性,依止所有順逆的因緣,而成就開顯你自性的福德智慧兩種功德。所以當你安住真如的時候,你發覺:人生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,好的壞的都有意義,酸甜苦辣統統有意義;相反地,你如果活在妄想當中,心住在外境,那人生只有某一部分對你有意義,其它的就沒有意義了,那你就把人生看成局部、分段了!
 
  諸位同學要好好的去體會,依止「稱性起修」就是依止這「一念心性」,那麼透過人生的歷練,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。所以:整部《楞嚴經》講的,我們的生命只有一件事情就是「開顯你自性的功德」,借假修真,假借外在的因緣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,那麼人生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!
 
 
 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 
 
淨土教觀學苑 版權所有
歡迎各方免費流通,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。請勿用於商業盈利。
Copyright © masterchingche.org All rights reserved.
官方網址:http://www.masterchingche.org/
信箱:info@masterchingche.org
YouTube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淨土教觀學苑
Facebookhttps://m.facebook.com/www.masterchingche.org/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