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 彌勒觀識大。經文:
彌勒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我憶往昔,經微塵劫,有佛出世,名日月燈明。我從彼佛而得出家,心重世名,好遊族姓。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,入三摩地。
歷劫以來,以此三昧事恒沙佛,求世名心,歇滅無有。至然燈佛出現於世,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,乃至盡空如來國土,淨穢有無,皆是我心變化所現。世尊!我了如是唯心識故,識性流出無量如來!今得授記,次補佛處。佛問圓通,我以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,遠離依他及遍計執,得無生忍,斯為第一。
25.觀耳根:敍悟緣起,值佛稟教。經文:
爾時觀世音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世尊!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,於時有佛出現於世,名觀世音。我於彼佛發菩提心,彼佛教我從聞思修,入三摩地。
依教修證﹕總敍圓修。經文:
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
別明破陰﹕圓破色陰超劫濁。經文:
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。
圓破受陰超見濁。經文:
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,
圓破想陰超煩惱濁。經文:
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,
圓破行陰超眾生濁。經文:
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。
圓破識陰超命濁。經文:
忽然超越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:一者,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,與佛如來同一慈力。二者,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。
上淨下界法師宣講:第16《楞嚴經修學法要》庚六、識大圓通。
前面我們講到「庚六、識大圓通」,『識大圓通』它的重點就是─不管我們生命當中發生什麼事情,你就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,因為「心」是根本。那麼從唯識的角度─唯識所現的關鍵在「唯識所住」。在〔唯識學〕的思想─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,盡量不要住在事相,而是住在道理。我們從事相思考,你是障礙重重,永遠跳不出去的;你從道理上思考,你會發覺每一個法,都是順逆皆方便,對你都會有幫助;每一個人、每一件事情,在你的生命成長過程中,都扮演一種不可缺少的增上力量,就是從道理來思考。
從經文上來看─彌勒菩薩他出家的時候,煩惱是不輕,『心重世名,好遊族姓』啊!但是偉大的「日月燈佛」並沒有去訶責他,因為訶責也沒有用,他也不是故意的,他的習氣!佛法重視的是方法,你掌握了一個正確的方法,你就會出現真實的功德,「諸法因緣生」嘛;你上了正確的高速公路,他就會被帶到一個正確的目標去!所以祂就告訴他說:沒關係,你煩惱重不怕,佛法多的是法門啊,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嘛。佛教裡面不怕你煩惱重,就怕你不修學。所以祂就不斷的告訴他,你現在老是遇到這些名利啊、權貴啊…你不要住在外境,你就觀察你這一念心,只要把心安住在真理就可以了。那麼他這樣子做,會有什麼樣結果?我們看經文:
(修久定成)歷劫已來,以此三昧事恆沙佛,求世名心,歇滅無有。
至然燈佛出現於世,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。
(圓證唯識)乃至盡空如來國土,淨穢有無,皆是我心變化所現。
世尊!我了如是唯心識故,識性流出無量如來,今得
授記,次補佛處。
(結答圓通)佛問圓通,我以諦觀十方唯識,識心圓明,入圓成實,
遠離依他及徧計執,得無生忍,斯為第一。
那麼『歷劫以來』,他就是不斷的觀察這一念心,經常把心安住在真理,而不是住在事相上,以這個真理為住,『歷劫以來,以此唯心三昧來侍奉恆沙諸佛』。這時候,他這種追求世俗名利的這種習氣、這個顛倒想,消滅無餘啊!因為你一個人,他會產生煩惱,他肯定向外攀緣,一定住在事相。所以《楞嚴經》它是從根本對治,把你那種「有所得」心除掉以後,這些枝葉花果自然消失掉了。
不過蕅益大師說:這裡的『歇滅無有』是指他遠離麤的煩惱,就是遠離「徧計執」,但是沒有離開「依他起」。他知道外境是內心所變現的,所以沒有什麼好執著的,都是虛妄的。但是他對於「能變現」的那一念心─「依他起」的心,還是有所住;他遠離「外境的住」,但是他沒有遠離對「內心的住」。
他在什麼時候才有真實的成就呢?等到「燃燈佛」出現於世的時候,他把那個能變現的、明了的心─「依他起」,也把它放掉,這時候遠離外境的執取,也遠離內心的執取,成就『無上妙圓識心三昧』。這個以《唯識學》來說,是證得「圓成實性」,遠離「徧計執」也遠離「依他起」。徧計執─指的是外境的執取;依他起─是內心的執取。
這時候他所覺悟的真理是什麼呢?所有的聖道,一定是對真理的覺悟,我們看他是怎麼覺悟的?他能夠看到無窮盡的虛空,在虛空當中十方的國土,這個國土當中有『淨穢有無』;這個『淨』是清淨的四聖法界,這個『穢』是染污的六凡法界,那到底是『有』還是『沒有』呢?
『有』─從「依他起」的角度、從因緣果報,有它暫時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,叫做「因緣有」。從「本性」來觀─它是自性空,叫『無』。
所以說:這個世界到底有、沒有?那得看什麼角度來看。從「因緣」來看,它的確有它的假相;但是從它的「真實義」來看,它的確是本來無一物的。那麼這些『淨穢有無』,都是怎麼回事呢?都是我當下一念心之所變現,所以我了如是『唯心識觀』的緣故,我現在能夠一念心識流出無量的功德莊嚴。
佛陀在《楞嚴經》的前文,有一段講到:凡夫的一念心啊,流出種種的障礙,你『汝暫舉心,塵勞先起。』為什麼你起心動念你就煩惱重重?為什麼佛陀心一動,那是無量的功德自在呢?這個地方佛陀說,你應該去好好反省,你出了什麼問題。
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,「本質」是沒有差別,但是我們的心,怎麼就被我們操作得這麼的一個複雜障礙呢?這是因為我們的心「有所住」,不是我們本質有問題,是我們的作用出了差錯。如果我們能夠把心帶回家,你看─一念心識流出無量的功德莊嚴,而蒙佛陀授記、次補佛位,是賢劫未來的第五尊佛。釋迦牟尼佛第四尊,他是第五尊。
『佛問圓通,我以諦觀十方唯識』,我整個下手處就是─觀察一切法,都是我一念心所變現的,而成就『識心圓明』;從一念的心識當中,成就圓滿的智慧,而悟入了圓成實性;「圓成實性」就是二空真如,就是我們回歸到一念心性叫「圓成實性」。那麼遠離「依他」跟「徧計執」,我們前面說過──先遠離「徧計執」,再遠離「依他起」。『得無生忍,斯為第一』,這件事情對我來說,斯為第一。
那麼中間的「顛倒想」─「唯識所住」,是怎麼回事呢?凡夫是怎麼住的?怎麼執取的呢?
《唯識學》上說─我們凡夫的執取,它不是普遍的,它是「局部」的執取。什麼叫「局部」的執取?叫「隨所生所繫」─它的生命出現什麼樣的相貌,它就住在它自己所變現的相貌。比方說螞蟻,你看螞蟻牠的世界,牠就去住在這個糖果、餅乾;你給牠一個黃金,你說:欸!黃金比餅乾值錢,牠不管你,牠就喜歡餅乾;你看這個鳥,鳥牠的住就住在那個蟲,牠整天只看到蟲;那麼貓牠的心就住在這個老鼠。懺公師父以前在齋戒學會的時候講《唯識學》,他講一個實際的譬喻:他說這個豬啊,公豬看到母豬扭扭捏捏,就覺得這個豬很豐滿;他說這個蛇,公蛇看到母蛇,欸…這個蛇長得很苗條。這就是「隨所生所繫!」你變成一個什麼果報的時候,你說我今生很喜歡什麼,其實你來生喜歡的東西不一樣,你今生喜歡錢,你變成螞蟻你還喜歡錢嗎?不可能。但是那個「攀緣」的本質沒有變,問題出在這個地方!
有一個小故事說─說有一個年輕人,他跟一個女眾相戀了三年,即將要結婚,後來這個女眾在結婚的前一個禮拜,跟另外一個男眾結婚了。這個男眾打擊很大,他覺得受到重大的創傷,就一病不起了。當然這個心病沒辦法治,他的母親很著急,找很多醫生給他看,也看不好。後來剛好有一個出家人,一個行腳僧從他的門前經過,他母親就覺得這是一個希望,就把這個師父請進來,希望這個師父跟這個年輕人開示、開示。
這個行腳僧,他一入定啊,就知道,哦!是怎麼回事,他知道了。他就叫這個年輕人睡一下覺,休息一下…你太累了。那麼這個年輕人在睡覺當中,這個出家師父就以他的神通力,讓他看到他過去生的因緣。這個年青人在睡夢當中,看到──一個茫茫的大海,就在大海的岸邊,出現一個女眾的死屍;這個女眾,可能是一時不小心掉到海裡面死掉了,死掉以後,大海就把她沖到岸邊來。欸,有一個人走過來了,這個人看到死屍以後,動了悲憫心,搖搖頭,哎呀!真是可憐,就走掉了。過沒多久,又來了第二個人過來,看到這個死屍,又動了慈悲心,慈悲心是更強烈了,就把衣服脫掉,蓋在這死屍上,給她幾句祝福就走了。沒多久,第三個人又過來,看到死屍,他起了非常強烈的慈悲心,就挖了一個坑洞,把她埋在坑洞裡面,入土為安,把它蓋好,上面再放個十字架就走了。
這個年輕人在夢中,看到這些之後,他就醒過來了,師父就對他說:「你看到你前生了?」「是啊!」他說:「你是第二個人啊,你衣服給她,所以她陪你三年,你也夠了!她嫁給第三個人,第三個人幫她埋葬,她要用一生來陪伴他。因緣不同啦!對不對?」
我們經常會覺得──好像別人對我們不夠好,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說,我們過去生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因緣?所以一個人要能夠認命,很多事情是很好處理的。所以我們一再強調─先求「認命」,再求「改造命運」;你先相信你今生是業力變現的,你要先相信;一個人不能認命,你就很難修行。
其實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三個是息息相關,你今生你脫離不了過去的;我把過去切割…只有佛陀做得到,你肯定被過去業力所牽引的,那麼今生當然也會牽動到來生,所以我們對於今生的因緣,真的是要「認命放下」,但是你的重點是在未來─開創未來。
當我們在做善法的時候─不夠用心,隨隨便便的去做,你來生你就不要去埋怨,為什麼你的功德是這麼少,別人的功德是這麼大,因為別人在因緣當中,所付出的「心力」是不同的。所以過去可以讓我們當檢討,為什麼我的生命的因緣是這個樣子?他的因緣是這樣子?他就是多一份的用心嘛!同樣一件事,同樣的拜佛、同樣的持咒,為什麼他來生是這麼一個廣大功德,而我今生是這麼微小呢?就是你是不是把那個「心」放進去。
所以說『萬法唯心』─你前生的用心,把今生的果報創造出來了,這一部分認命,反正過去也不能改變了;但是你今生點點滴滴的用心,又開始在累積來生的果報,這個地方你要注意了!
這就是「唯心識觀」的整個思想─「唯識所現,唯識所住,唯識所變」三個內涵。
己二、開顯真實(分三:庚一、值佛稟教。庚二、依教修證。庚三、牒證結答)
前面的整個圓通,佛陀所開顯的,都是在「破妄」,破除對假相的執取。以下的「耳根圓通」它偏重在對真實心性的觀照,以「觀照真實」來破妄,對於真實的發明就比較詳細了。
(經文)爾時觀世音菩薩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而白佛言:世尊!
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,於時有佛出現於世,名觀世音。
我於彼佛發菩提心,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。
這個修『耳根圓通』的值佛稟教:他是遇到了佛陀而稟受教法,當機的菩薩是『觀世音菩薩』。
『觀世音菩薩』名號的由來,有兩層含義:
首先,從「因地」上來說─因為這位菩薩在因地當中,依止耳根的「反聞聞自性」而證入圓通,從耳門而入,所以叫「觀世音」。
其次,從「果地」的妙用來說─這個菩薩在救拔眾生的時候,他是靠別人稱念他的聖號,一心稱念「觀世音菩薩」,而「觀世音菩薩」就觀其音聲令其解脫,所以在果地上,菩薩是尋聲救苦,從音聲當中來救拔眾生,所以叫「觀世音」。
這位菩薩即從座位而起,頂禮佛足而白佛言,說:『我回憶我過去,在做凡夫的時候,在無數恆河沙劫之前,有一尊佛出現於世,這一尊佛是古佛觀音——觀音如來。我在那個時候受了菩薩戒,發了菩提心,這時候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。』
這個地方講到我們「修三昧」的三個次第:聞所成慧,思所成慧,修所成慧。
一、蕅益大師說:什麼是「聞慧」呢?聽聞法義覺悟自性。我們剛開始聽聞到《楞嚴經》法義之後,知道…原來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」─我們有一個真實的心性。剛開始是一種信心,所以聞慧本身沒有調伏煩惱的力量。哦,原來我心中有一個家,但是你還沒有回家,你知道有個家。
二、「思慧」─「安住真如,調伏妄想」,你開始念念起觀照了,遇到事情你不再馬上住下去了,你遇到事情,先把心帶回家──迴光返照,問你自己你當下的念頭,是從什麼地方來?開始做「迴光返照」的功夫,把我們一念心,安住在真理,先把心安頓好,再來處理問題。
三、「修慧」─就是「旋根脫塵,斷惑證真」,加上禪定的加行,開始斷惑證真、脫離外塵、脫離六根。
這就是整個修學三昧的次第——聞慧→思慧→修慧三種次第,這是他過去一個簡單的因緣,再看他的「依教修證」:
庚二、依教修證(分二:辛一、總敘圓修。辛二、別明破陰。)
依止聞思修入三摩地,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?
辛一、總敘圓修。(先看第一段,攏總的敘述他整個修學的方法:)
(經文)『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。』
「耳根圓通」的重點,就在這一句話 ─『初於聞中』。
我們整個《楞嚴經》的修學就是:要「把心帶回家」,把生滅的、妄想的心,一個住在事相的心,回歸到一個「清淨本然、周徧法界」的一個離相的心性。但是問題是─心性是無相的,你怎麼觀呢?所以肯定要「借假修真」。這裡他所假借的是什麼呢?『聞』。
『聞』是什麼呢?
比方說─我們現在請維那師,敲一下引罄…「鏘」…我們聽到聲音的時候,不要住在聲音,你迴光返照,你為什麼聽得到聲音?「能聽是誰?」「聽聲音的是誰?」把那個「誰」找出來。說:為什麼桌子聽不到聲音?為什麼你就聽得到聲音呢?『聞』,因為我們「耳根」當中有個聽聞的功能,你就從那個地方進入。生死凡夫是從『聞』裡面出來,聽到聲音就向外攀緣─「住在外境」,然後被外境綁住,不得自在。
這裡的『初於聞中』─就是從「耳根」當中「能聞」的功能,然後『反聞聞自性』,從這個地方去找到我們的家。怎麼找呢?『入流亡所』。前面是講那個「門」,那麼這個「門」進去以後,怎麼辦呢?「入流」─就是觀照真如,叫「入於真如之流」,不是入於生死之流,入於法性真如之流。那麼「入流」─指的是它的「觀照的智慧」;「亡所」─是指它的一個所破的執取。什麼叫「所」呢?就是「五陰」─對「色受想行識」五陰的執取的心叫做「所」。所以他念念「正念真如」的時候,就把他對五陰的執取消滅了。
我們看附表第七:
一、總標:
┌…「入流」…入於真如佛性之流·····「安住真如」。
│
└…「亡所」…消滅五陰假相執取·····「破除妄想」。
二、別明:
┌─色┄明暗、動靜、通塞、恬變、合離、生滅。
│
├─受┄根。
│
├─想┄覺。
│
├─行┄空。
│
└─識┄滅。
「耳根圓通」就修這一句話――『入流亡所』
你要把「妄想」破壞─
你一定是先要有智慧─先有「入流」;就是你用「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」的方法,慢慢的入於真如佛性之流,也就是─你慢慢的安住清淨的真如、無相的真如。
這樣有什麼功德呢?消滅了五陰假相的執取,把這個五陰的妄想慢慢的消滅了。
這個「五陰的妄想」─在本經當中是配合「六結」,比方說「色陰」:
從『眼根』來說─是「明、暗」,光明跟黑暗。
從『耳根』─來說是「動、靜」,「動」就是有聲音,「靜」就是沒聲音。
從『鼻根』來說─是「通、塞」,是暢通的或阻塞。
從『舌根』來說─是「恬、變」,平淡無味叫「恬」,「變」就是酸甜苦辣…各式各樣變化的味道叫「變」;「恬」是沒有滋味,「變」是有滋味,這個是舌根的兩種障礙。
從『身根』來說─是「合、離」,你跟身體是合—接觸,或者是分離。
從『意根』來說─是「生、滅」,「生」就是有想,「滅」就是無想。
一、這「色陰」當中,以『耳根』來說─是「動靜二結」,就是動結跟靜結兩個結。這個「結」就是繩子打結那個結。二、「受陰」─受陰有一個叫「根結」。三、「想陰」─叫「覺結」,它為了顯那個明了的覺性,覺心現前,這個是「想」也是個結,你要住在這個地方就變成障礙。四、「行陰」─是「空結」,一種無相的、空的相狀出現,它也是一個結。五、「識陰」是「滅結」,所有生滅的因緣消滅了,一種不生滅的相狀現前,這也是一種結。所以在『耳根』當中是六個結─動、靜、根、覺、空、滅,剛好配合五陰。
辛二、別明破陰。分五:
壬一、圓破色陰超劫濁。壬二、圓破受陰超見濁。
壬三、圓破想陰超煩惱濁。壬四、圓破行陰超眾生濁。
壬五、圓破識陰超命濁。
壬一、圓破色陰超劫濁。
我們在回家的時候─第一個先把心從外在的六塵帶回來!因為我們的心,雖然五陰都是一種執取,但是要從外面先破壞。古德講一個譬喻說:我們現在穿五件衣服,你當然先脫最外面那一件,你不可能先脫裡衣!五陰它是一層一層的,色陰破了→受陰才現前;受陰破了→想陰現前…。所以我們現在把心帶回家,是五個次第─先從「外在的塵相」當中帶回來。那怎麼帶回來呢?
(經文)『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、了然不生。』
『所入』就是我們對於「六塵的執取」,叫作「所入」。我們住在耳根來說叫做「動相、靜相」,堅固的把它執取,別人一講什麼話,我們心就住在上面,即便沒有人講話,我們也是住在一個沒有聲音的相狀。那麼這種有所住的心「既寂」,被這個迴光返照的智慧給慢慢的破壞了,這時候我們對於外在的動相、靜相,清楚分明,但是我們不再受到它的干擾,『了然不生』,就是不再生起執取了。有聲音也好,沒有聲音也好,我們很清楚的知道;我們善用這個聲音來弘揚佛法,我們善用聲音來讚美佛陀,但是我們不再被聲音所繫縛了!
在〔禪宗〕有一個公案說:有一天德山禪師去參訪龍潭禪師。看這意思…走了很久的路,所以他到龍潭禪師道場的時候天黑了,龍潭禪師慈悲啊,就親自為他安單,拿一個蠟燭走在前面,德山禪師走在後面,快到寮房的時候,龍潭禪師突然間把蠟燭吹熄!本來是光明的嘛,突然吹熄…一片黑暗,德山禪師當下開悟!因為我們一念心性本身─不是明相、也不是暗相,但是我們隨緣遇到光明就看到光明,遇到黑暗看到黑暗,所以他從明、暗的變化當中,迴光返照─「見到明、暗的是誰?」他從他遇到境的刺激─迴光返照,看到他「離相」的心性。
《楞嚴經》的意思是說──
其實:我們生命的每一個事情,都不是你生命的全體,只是生命的一部分,乃至於你今生,也只是你無量的心性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。你為什麼一定要把它看那麼重呢?你今生只是一個心性當中的一個小水泡,一個大海的一個小水泡,如此而已。當然你好好利用這個水泡,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功德,但是你要住在上面,那你就是一個小水泡,如此而已。你要無所住,這個水泡才有很大的作用,它可以把你帶到極樂世界去。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佛陀對於五陰的執取,只有兩個字,就是──
要你「放下」。你不放下─你回不了家,你就永遠在那個地方打轉!
你一個廣大的大海,你只認那個水泡,那你就很狹隘了!所以我們首先要放下的是什麼?外在的六塵,動靜二相,明暗二相,放下!但是放下,可沒叫你去把它破壞,你還是清楚分明的。不是說放下,我現在眼睛把它閉起來,耳根不要聽,不是這樣!你照樣聽,「你該做什麼,你還做什麼」,但是你的心不要住在上面,關鍵在這個地方。
壬二、圓破受陰超見濁。
前面是一個外在的「色塵」,這以下是「內心」的作用─感受、想像、造作、了別,這都是內心世界的放下。前面是放下外境,這裡是放下內心。我們看「感受」:
(經文)『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。』
其實《楞嚴經》它整個方法都一樣,只是過程不同,就好像我們回家坐火車,經過了台中站、桃園站、台北站,但是火車是一樣的,方法都是迴光返照,沒有什麼差別。它的整個過程,「色陰」一破,『如是漸增』,這個『漸增』,什麼漸增呢?你「迴光返照」的功夫漸增了。
所以:『聞所聞盡』,第一個『聞』就是耳根當中「能聞」的功能;第二個『所聞』,是所聞的動靜二相。前面是把「所聞」的動靜二相消滅,這個地方把「能聞」的那個「受」——那個根的受給消滅了;前面叫「脫離外塵」,這個地方是「脫離內根」。「感受」─我們一個人被感受牽縛,在《楞嚴經》上說,就好像一個人作惡夢。你看你作惡夢的時候,雙手都在、雙腳也在,但是你不能動,手足雖在卻不能動;表示說,我們明明知道說這樣做不好、我們也不想起煩惱,但是你就一定要起煩惱,為什麼呢?因為你就是住在感受,你不得不被這個感受來牽引。這時候我們慢慢對感受,也慢慢這個感受也放下,這個是『聞所聞盡』。
壬三、圓破想陰超煩惱濁。(這是放下對心中的「想像」――)
(經文)『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。』
『盡聞不住』─第一個『盡』指的是動詞「窮盡」;窮盡這個『聞』,這個「聞」是『感受』。這等於是把前面的文再重複一次…『盡聞』——窮盡對於感受的執取,把這個執取給消滅了、窮盡了,叫『盡聞』。『不住』就是你內心不生滿足之想,你繼續的迴光返照、繼續的走回家,不要住在這裡。
到最後有什麼好處呢?『覺所覺空』。我們一個人「感受」消滅以後,就產生一個『覺』─靈靈覺覺的一個明了的心現前,這個就是你的「想像」,這時候『覺所覺空』─「能覺的心」跟「所覺的境」,都把它空掉,就是把你心中各式各樣的「想像」,也把它消滅掉,或者說把這個「想」給放下。當我們把這個「想」放下以後,古德說是「如鳥出籠啊,生死自在啊!」
「淨土宗」的祖師說─我們凡夫的想像,不管你怎麼想,想好的、想壞的,一定跟貪戀娑婆有關係,一定帶有一種貪戀的心。所以我們要建立對淨土的想像,第一個先把娑婆世界徹底的放下,然後重新再提起來。
壬四、圓破行陰超眾生濁。
這更微細了,這個「行陰」就是內心的一種生滅的造作。
(經文)『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;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。』
『空覺極圓』─是承前面「想陰」的文。『空』就是「空觀的智慧」;這個『覺』我們前面說過,「覺結」就是─想陰。他把跟「想陰」相應那個「覺」空掉了,而且空到一個圓滿,『極圓』就是圓滿。對於心中那個靈靈覺覺的「覺心」,是徹底放下了。那麼「覺結」一破壞,「空結」現前,類似那種「無相的虛空」的相狀現前,這個『空』就是─行陰。
這時候『空所空滅』─第一個『空』是空觀的智慧,把這個「所空」,對這個空相的執取,也消滅了。那麼空相消滅以後,這個時候是什麼相貌呢?
『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。』─這「有為」的生滅之相就沒有,這個時候「無為」的不生滅相現前。但是這個「無為的不生滅相」還不是真如,它還是「識陰」。
行陰──是我們整個生滅因緣當中的所有的動力。生命的水流為什麼不斷在動?就是因為有「行陰」,這個行陰是一種很微細的執取。要以「淨土宗」來說,帶業往生,你把「想陰」消滅了,你肯定就可以達到臨終的正念,不一定要破壞「行陰」。當然「聖道門」那這五關都要破,但是你今天以「淨土宗」的角度,你只要把「貪戀娑婆」的想法放下,就可以。所以「淨土宗」它是帶業往生的,它是不斷惑的。「淨土宗」要你把外境放下、把感受放下,把心中對娑婆世界的想法放下,然後再提起佛號,基本上你是臨終「正念分明」是可以做到的。
壬五、圓破識陰超命濁。
這個「識陰」就是那個寂滅的相狀。
(經文)忽然超越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:
一者,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,與佛如來同一慈力。
二者,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。
那麼『忽然』─這是一個關鍵。這位菩薩從一路走來──放下了外境、放下了內心的感受、放下內心的想法,也把那個依稀彷彿「空的相狀」也放下了,這時候『寂滅現前』,內心當中一片的寂滅。這個菩薩還是不能住,因為你還沒有徹底回家,所以他繼續的迴光返照,他還是問這個寂滅相:「你從什麼地方來?」這時候突然間,在打坐的一念寂靜心當中,啪!一念「無生」的智慧現前,最後就把那個「寂滅相」…那個假相也給破壞了。超越世間的「有為諸相」,也超越出世間的寂滅的「無為諸相」。
『十方圓明』是指他的功德─「一念心性」就是指的十方圓明,這種大圓鏡智,真俗雙照,他的心性開始對一切法觀察「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」。那麼在一念的即空、即假、即中的心中,他內心成就兩種殊勝的功德:
一者,『上契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,與佛如來同一慈力。』——他能夠跟十方諸佛,分享無量無邊的「常樂我淨」的功德,本來微妙、本來覺悟的一念心性,跟十方諸佛具足無量的安樂。這個『慈力』,就是有成就安樂的力量,這是約─自受用。
二者,『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。』那麼他又有一種大悲心,能夠隨順一切眾生,能夠拔眾生苦。也就是說,他能夠作普門示現,他能夠變成一隻螞蟻來教化螞蟻,他也可以變成無量無邊的相貌,來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。
所以,佛菩薩的心,他是超越的:第一個他通於佛陀。第二個通於眾生。通於「佛陀」是約著他「自受用」,他能夠跟佛陀「三乘共坐解脫船」,共同安住在一念心性的解脫船當中,但是他又同時能夠跟眾生產生「感應」來救拔眾生。
庚三、牒證結答。
這個『十方圓明』有什麼好處呢?
(正答圓通)佛問圓通,我從耳門圓照三昧,緣心自在,因入流相,
得三摩提,成就菩提,斯為第一。
(兼明授記)世尊!彼佛如來,歎我善得圓通法門,於大會中,授記
我為觀世音號。
(結示名稱)由我觀聽十方圓明,故觀音名徧十方界。
佛陀問我圓通的方法──從我個人來說,我是從耳根修學『圓照三昧』。
什麼叫『圓照三昧』?從「耳根」聽聞當中,我不向外攀緣,而是「反聞聞自性」。我就經常問我自己一句話:我為什麼能夠聽到聲音?我那個「能聞的功能」是從什麼地方來?迴光返照,結果成就了『緣心自在』。我那一念心,不再被外在的「塵境」干擾,也不再被內心的「根、識」所干擾,而入於法性之流,成就真如三昧,乃至於成就無上菩提,斯為第一。
這時候,他就稱念一句:釋迦世尊!『彼佛如來』這個『彼佛』指的是古佛觀音如來,他讚歎我善巧成就圓通法門,在整個大菩薩法會當中,就正式授記我的名號為『觀世音』。因為我在因地的時候是觀「聽」,從觀照「耳根」而成就十方圓明(十方圓明─我們前面講過『上合十方一切諸佛本妙覺心,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』——上合下化,所以叫做『十方圓明』故觀音名徧十方界。
這個地方等於說出了,整個圓通所成就的功德,就是「一念心成就十方圓明」。
說:我們的「妄想」白天到晚在外面攀緣,我把心帶回家,我把世間塵勞的相狀都放棄了,我把我應該享用的「名」放掉了、「利」也放掉了,我該享用的都放掉了,那我得到什麼呢?你得到了『十方圓明』。
講一個小故事,諸位就知道什麼叫「十方圓明」,一個有關『大悲咒』的故事:
大概在十五年前,台中蓮社有一個叫普愛姑的居士。這個普愛姑有一個媳婦,住在台東,這個媳婦身體很健康、很喜歡做事。後來懷孕八、九個月,有一天她就坐在客廳想啊:我即將要生小孩,我生小孩就不能去工作,所以我應該在這個時候,還沒有生產之前,把家裡整理一下。她就裡裡外外把整個房間打掃一遍。但是一個人一工作就很投入,就忘了自己的身體,等到她工作完之後,她想:壞了!太勞累了。結果她就覺得:不對啊,懷孕八、九個月,這個胎兒應該會動的啊!手會動、腳會踢,怎麼一整天胎兒都不動了呢?結果如是過了三天,胎兒都沒有動靜,她就有個不吉祥的預兆,趕快去看婦產科醫生。婦產科一掃瞄說:妳這個胎兒已經死掉了,動了胎氣,太嚴重了,妳現在要趕快開刀把他拿出來。
這時候她的媳婦就很緊張啊,不知道該怎麼辦啊,趕快找她的婆婆,就是普愛姑。普愛姑趕快帶她去大醫院作檢查,答案也是一樣,胎兒已經是胎死腹中了,要儘快拿出來。這時候普愛姑居士就對她媳婦說:妳現在啊,反正妳就最後一個關卡,衝衝看,持『大悲咒』!她們兩個在那一天當中,就持了一整天的『大悲咒』。當然那個時候心力很強,持了一整天之後,再把大悲咒水喝下去。第二天起來,胎兒又開始動了!去檢查,欸…這胎兒活過來了!
所以:這尊菩薩是怎麼樣?「眾生被困厄,無量苦逼身,觀音妙智力,能救世間苦。」
就是說:為什麼我們一念心,跟『大悲咒』跟『佛號』一接觸的時候,會產生一種加持力啊?因為佛菩薩功德是雙向的!我們說阿羅漢的功德是單向的,你看我們憶念阿羅漢沒有什麼感覺,阿羅漢他的心,可以從生滅的因緣,回到不生滅的功德,但是他沒有回來的路。
你看!佛菩薩的心是雙向的:
「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,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同一悲仰。」雙向的。
「雙向的心」他怎麼辦呢?他就把他的功德安住在他的聖號,安住在他的咒語。所以你看我們跟佛菩薩就能產生感應,為什麼?因為佛菩薩心本來就是雙向的。
我們在成佛之道這當中,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─你的過程是很重要的,我們真的是要離開娑婆世界的因緣,但是你是怎麼離開的,會影響到你未來是什麼功德。你是用斷滅的方式,把它全部都斷滅的方式而離開的,你以後要回來就很難,你把你的成佛之路全都斷了。你可以選擇逃避,當然可以啊!你可以充滿著厭惡離開娑婆世界,當然可以!但是你總有一天你要回來,你要成就十方圓明,你就很難回來了。
我希望我們在成佛之道,你要有一個比較長遠的眼光,而不是說我趕快先出去,不是這樣!我們要知道,我們今天是「從假入空」,但是你有一天還要「從空出假」。
《楞嚴經》這一條修行之路,有什麼好處呢?
它的方法就是你要在「不壞假相」的角度離開娑婆世界。假相沒有錯,你現在用一種極度厭惡的心來破壞假相,那你以後怎麼辦呢?你後半段─你要成就菩薩階位,你怎麼走呢?你想過這個問題?你怎麼迴入娑婆呢?
所以本經的方法,提供我們成佛之道一個非常好的方式,就是─你不要破壞它,你只要「不隨妄轉」就好——「無住」。你到極樂世界去,你下一次再回到娑婆世界,你還是可以跟眾生結緣,「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。」因為你剛開始離開的時候,你就沒有破壞眾生的假相,你還回得來。
《楞嚴經》的好,不是只有斷煩惱,如果是要斷煩惱,那小乘方法多的是,它這個斷煩惱是沒有後遺症,問題在這裡。小乘的方法用非常激烈的方法,其實那個問題後面很麻煩。你看在《維摩詰經》,佛陀在「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」,阿羅漢對自己的悔恨,他當初不應該用這個方法來斷煩惱的,可以選擇更好的方法。
所以如果你有志於──想要成就大乘的功德,你的目標就是追求『十方圓明』,那你未來的功德是雙向的─「上合十方諸佛,下合六道眾生。」當然,你要成就這樣的功德,你的因地就是不能壞假相。
我希望大家要知道:我們不是「斷」煩惱,我們是在「轉」煩惱。
人生是「轉」,而不是要你去「斷」,你斷了它,你以後怎麼辦呢?你對於因緣所生法,你怎麼辦呢?
「諸法因緣生」─你掌握一個圓滿的方法,你自然產生圓滿的功德。
你選對了正確的方向,你自然達到相應的目標,所以這個「方法」是很重要的。「結果」不是問題,你的「過程」會影響到你的「種性」,也就影響到你成佛的快慢。不是說:你先學佛你就先成佛,不是這樣子的!你看看《法華經》你就知道,先走的,不一定先到啊!看你坐什麼車乘,你坐了大白牛車,你就很快!有些人他煩惱就斷得很快,而且他修行是修得很正常,有些人是越修、個性越奇怪,這就是有問題了,方法不對啦,不夠善巧!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淨土教觀學苑 版權所有
歡迎各方免費流通,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。請勿用於商業盈利。
Copyright © masterchingche.org All rights reserved.
官方網址:http://www.masterchingche.org/
信箱:info@masterchingche.org
【YouTube】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淨土教觀學苑
【Facebook】https://m.facebook.com/www.masterchingche.org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