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

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0



上淨下界法師宣講:第10《楞嚴經修學法要》修行篇
 
  我們前面講到「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」它的重點就是「把心帶回家」。
 
  所以《楞嚴經》在處理生命的狀態──
 
  第一個先調整你的心態:先求安住,再求調伏。你一定是安住在不生滅心,因為帶有情感的心、帶有情緒的心,是做不了什麼事情的。所以你要先檢查你的心,這個心是外境刺激產生的一種生滅的「攀緣心」所謂情緒的心!還是經過你如理的思惟,產生一種智慧觀照的心!你這個心,能分別真與妄是很重要的。那麼當你把心態調整好以後,接下來就是好好的、務實的、面對你的身心世界,去改變你自己內心的想法、去創造未來。
 
  前面的識陰、色受想行,它的根本就是「第八識」。為什麼呢?因為你的「色、心諸法」的業力,都是第八識保存。所以第八識有兩種功能:第一個「攝持義」,它能夠把你過去所造的善惡業,都把它保存起來。第二個「變現果報」,它把果報變現出來。
 
  從這個「第八識」,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我們造業的時候,它不是馬上顯現出來;譬如說,你今生持戒、布施,「欸!我怎麼還是很貧窮呢?」。佛法的因果論是隔代受報的,隔一代的;前生造的業,今生才來受,今生造的業,來生才受。為什麼呢?因為它要經過一個保存期、一個成熟期。所以因果的思想,很多人沒辦法接受,就在這個地方。他今生修這樣好,造了這麼多福報,他貧苦依舊、痛苦依舊、多病依舊,要是不懂佛法道理的人,就毀謗了。前面我們講過,你今生的受用叫做「認命」,但是你積集的資糧是來世才受用,所以你看第八識它『用餉他國』,它是不斷的保存、保存,等到力量夠了,它這個頻伽瓶,又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受果報。
 
  我講實在話:你今生造的業,當然我們也不否定有所謂的花報,你的業…特別強,在結果之前先開個花;但是你今生所表現的果報,大概是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而已,除非你那個業特別重,那叫「奪業」。你那個業強到什麼程度呢?把過去的業奪過來。那一般人做不出來的,那要很強的業。我們一般人所造的業,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先保存下來。你說:「欸!我布施以後,我身體變好。」那個只是花報而已,那是把利息讓你先受用一下,本金等到來生,是這樣子的啊!佛教的因果思想,是因為有「阿賴耶識」的緣故,因為有「保存」的緣故,所以它是隔代受報的。
 
  我們看附表第三:「觀照智慧」
 
  (一)正示三觀(一心三觀)
 
      ┌照了心性┐
  ┌┄空觀┤    ├清淨本然┐
  │   └不變之體┘    │  ┌空有同時。
  │             ├中觀┤
  │   ┌照了心性┐    │  └空有無礙。
  └┄假觀┤    ├循業發現┘
      └隨緣之用┘
 
 
  (二)別明假觀(十如是)
 
         ┌力┐   ┌果┐
  如是相┄性┄體┤ ├因┄緣┤ ├本末究竟等。
         └作┘   └報┘
 
 
  附表第三:我們如何來正確的觀照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?怎麼去面對自己,來改變自己呢?這個地方有二段:第一個我們講到「正示三觀」。第二個在「別明假觀」。先做一個總標。
 
  (總標)一、正示三觀(一心三觀)
 
  佛教的觀察,都是在觀這一念心,所以《楞嚴經》的「觀心法門」,它就是一個思想─「莫向外求」。你要了解你的過去、你想要知道你的現在、你想要預知你的未來,都在你的一念心中。那麼心中怎麼觀呢?
 
  (一)、「空觀」照了心性「不變之體」,所謂的「清淨本然,周徧法界」。「空觀」是直接照了我們那個「緣生性空」、那個清淨的本體,所以這個時候「空觀」是離一切相。
 
  (二)、但是「假觀」是照了心性「隨緣之用」,循業發現。心性它的「本體」是離一切相,但是它的「作用」又即一切法,這個「即」就是具足一切法。心性它本身沒有任何相狀,它也不是人的相狀,也不是阿羅漢的相狀,也不是菩薩的相狀,但是它隨時可以現任何相狀。為什麼呢?因為它具足十法界的諸法,只要你業力準備好了,你去熏習心性,它就把你相應的法表現出來讓你受用。所以我們是怎麼樣呢?我們是自己去受用你心性所顯現的法,因為它心性本來就具足一切法。所以「假觀」它是一個「循業發現」,你造了五戒十善的業,去熏習你的一念心性,它今生就表現人天的果報給你看;你造殺盜淫妄的業,去熏習你心性,它就表現三惡道的相貌讓你受用。「假觀」就是我們個人循業發現,這完全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的。
 
  (三)、那麼「中觀」就是「空有同時、空有無礙」,就是同時知道我們清淨本然,我們也同時知道是循業發現。你要把「清淨本然」跟「循業發現」這兩句話把它變成一句話,合在一起觀察,就是所謂的「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」,它同時是清淨本然,它同時是本來無一物,但是它同時又有很多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;雖然有很多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,又同時是清淨本然,這二個彼此不障礙,這個就是我們對五陰身心的一個了解。
 
  當然從它的時間上來看,「空觀」比較重視的是當下現在,對當下的安住,你一定是先把現在安住下來;「假觀」是偏重在開創未來,因為假觀是在調伏。所以空觀偏重安住,假觀是偏重在調伏,你要改變你自己的想法,你就可以改變來生的生命。
 
  好!那麼這是一個總說,那麼當然在這個地方,空假中三觀,智者大師提出一念心性具足三觀,它的重點在「假觀」。
 
  二、別明假觀(十如是)。
 
  我們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─所謂的如是「相」、如是「性」、如是「體」、如是「力」、如是「作」、如是「因」、如是「緣」、如是「果」、如是「報」、如是「本末究竟等」。智者大師在觀察你內心的相狀,是從這十個角度來觀的:
 
  (一)「如是相」─(這是一個總說。)
 
  智者大師把內心的「相狀」分成四種:
 
  1、叫做「增上的惡心」:這個「增上」的意思就是他的心是堅定的,他經常生起很明確而堅定的惡念;你看有些人他動不動就生氣、很自然的。那麼你日常生活當中,你觀察你內心的相貌、起心動念,大部分都是貪瞋癡的,那麼這種人就是「三途種性」。也就是說,你內心的相貌是增上的惡念,不管你造什麼業,你來生的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三惡道。
 
  2、如果你是「增上的善心」,你日常生活很自然會產生布施的心、持戒的心,別人刺激你,你經常選擇忍辱、選擇吃虧,那麼你來生的果報就是人天果報,這叫「人天種性」。增上惡心叫做「三途種性」;增上的善心,叫「人天種性」。
 
  3、是出離心,「二乘種性」。有些人看到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的─「觀三界如牢獄,視生死如冤家。但期自度,不欲度人。」看到別人也沒有慈悲心,所以他對生命是全盤的拒絕,這種人,他的種性就是「二乘種性」。他很有可能在成佛的過程當中,他先到偏空涅槃去,然後再迴小向大,因為他是屬於這種出離心的二乘種性。
 
  4、有些人他是發菩提心的─上求佛道下化眾生,那麼這個是「菩薩種性」。
 
  智者大師把這個心的相狀,分成以上四種心,決定了你未來整個未來的果報。
 
  (二)「如是性」─
 
  那麼,「心」的「相」,它有它「內在的性」:這個「性」意謂「不變」,就是很難改變了,這個念念之間過去生數數熏習,產生一種強烈的習性。
 
  (三)「如是體」─
 
  「相」是表現在外,「性」是隱藏在內叫做「性」。相一定有性,性一定有相。那麼當我們把「相」跟「性」兩個結合在一起的時候,就變成一個生命的主體,這個「體」就是「相性的結合」,名之為體。把外在的相,內在的性,把它結合在一起,就是構成一個生命的主體。
 
  (四)「如是力」─
 
  這麼一個生命的主體,它有它的「力」,它有潛在的功能;比方說一個人經常起貪瞋癡相狀的人,他雖然沒有外境的刺激,但他的心,有潛在造惡的功能,只是沒有環境刺激而已,緣缺不生而已。如果一個人經常培養一個善良的心、布施持戒的心,即便沒有環境讓他修善,但是他內在的潛在,是造善的功能。
 
  (五)「如是作」─
 
  等到因緣具足了,外在還境允許了,它就產生「作」,它表現出來了,叫做「作」。「力」是潛在的能力,「作」是顯現在外的作用。
 
  (六)「如是因」─
 
  那麼一個人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善念惡念呢?「因」——事出必有因。我們一個人的果報,外表的色身是變來變去的,所以你要是看到你前生的樣子,你會認不出來,「欸!這是我嗎?」你認不出來。但是你前生打什麼妄想,你今生還打什麼妄想。色身是不能繼承的、外表的財產也不能繼承、但是你的思想是可以繼承的。你看有些人他喜歡拜佛,他前生喜歡拜佛,他今生還是喜歡拜佛;有些人是喜歡打坐,喜歡靜態的打坐。為什麼呢?這叫「等流性」嘛,他前生就喜歡打坐,他今生來還喜歡打坐。所以你看那些鋼琴彈得特別好的人,他今生一看鋼琴,他就忍受不了,就趕快想要上去彈幾下。
 
  (七)「如是緣」─
 
  我們內在的思想,是繼承前生的思想,你前生打什麼妄想,你今生還打什麼妄想。當然這當中有一個過程就是「緣」,你今生所接觸的教育,這當中特別是佛法的教育。
 
  一個人要徹徹底底的改變思考模式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「覺悟」,沒有其它的方法!
 
  我講實在話: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你,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,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,而那種改變的力量,來自於你內心的覺悟。你看「受戒」,為什麼佛陀要你自己發心?你自己緣境發心─我重新開始,過去的種種譬如昨日死,我從今天開始,我生命當中有三大目標:第一個「誓斷一切惡,無惡不斷;誓修一切善,無善不修;誓度一切眾生,無一眾生不度化」。為什麼這樣的「願」你要自己發出來?就是這個「緣」,你內心當中要產生一種「覺悟的力量」,然後去改變你過去的「因」。所以這個「因」要變成「果」跟「報」之前─禍福由「因」,改變在「緣」!
 
  我們對於過去所留下來的思考模式,有二個選擇:
 
  第一個、你選擇「隨順」:反正我小時候就是這個想法,現在還是這個想法,那麼這個時候就增長廣大了。諸位要知道啊…你不對治妄想,就表示隨順、就是增長廣大。說,我沒有對治它,我也沒有隨順、沒有增長啊!你「沒有對治」就是在「增長」,你順從它嘛!
 
  第二個、你採取「懺悔對治」:它的勢力就減少、減少。
 
  (八)(九)、如是「果」「報」─
 
  那麼經過這個「緣」的改變以後,你可能是用覺悟的方式,或者你是用這個放縱的方式,那麼最後會產生一個「果」跟「報」。
 
  這個「果」是約著「等流果」來說的;這個「報」約著「異熟報」。什麼叫「果」跟「報」呢?比方說,你造了殺生,這個殺生你會有一個果、一個報;你造了殺生…你來生還很想殺生,這個瞋心增加了─「等流習性」增加了。第二個你因為殺生,你可能會來生短命多病,這個是「報」,報受完就沒有了。所以我們比較害怕的是那個「習性」,因為這個「報」是生滅法,它受完以後,就像這個電池放電,放完以後就沒有了;但是你留下那個痕跡,那個「功能」、那邪惡的功能啊,就像那個滾雪球一樣,它就不斷在你內心當中不斷的醞釀,所以你看有些小孩子,看到眾生就很想去傷害牠,這個就是前生的「等流性」。
 
  (十)、如是「本末究竟等」─
 
  那麼:我們從我們內心的「相狀」→我們看到過去的「因」→也看到你現在面對的「緣」→也可以預測你未來的「果報」。那麼這樣子的一個整體過程…這個「本」就是你最初的相,這個「末」就是最後的果報,彼此是互相相應的,你有這個相,你未來就會有這個果報。
 
  當然,這個地方,我們從這個「相」所觀察的,理論上是通於五陰,但是智者大師所說的「相」,主要是「第六意識」就是「想」。五陰當中:「色」沒有必要花時間,那只是個果報而已;「感受」你也改變不了,我們佛法不改變感受的;「行陰」跟「識陰」特別微細,你也改變不了。所以整個五陰當中,我們要掌握的是你的「思考、想像」。你面對你的「想像」的時候,第一個…你知道你的過去,大部分的時間是打什麼妄想,你大概知道了;你看你一天當中的起心動念,你大概知道你前生大概都在想些什麼事情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承當過去的…但是問題就在這裡─―所以有時候我想:一個人生命,如果今生才開始那該多好?那很簡單啊,才幾十年嘛,你能夠產生多大的妄想?我們學佛難,就難在我們要承當過去無量無邊的生命,這個就很麻煩。每一生都打很多妄想,都留下痕跡來,所以內心當中很多、很多的想法。
 
  當然:「過去」是不能改變,我們只有承當,重點是你要怎麼面對它?
 
  本經的思考模式很簡單─「達妄本空,知真本有。」不管妄想怎麼樣,不要隨順它,它本身沒有真實性的,「達妄本空」。我們《楞嚴經》沒有要你去把妄想斷掉,你動一個要「斷妄想」的心,想跟它抗拒,那你就很辛苦了。
 
  《楞嚴經》只告訴你──不要「住」在妄想,沒有要你去「對治」妄想!
 
  你不要不自量力啊!去對治妄想,你不是它的對手啊!它無始劫熏習而成,你短時間的修學佛法,你不是它的對手的。所以你修行要有「理觀」,不能只是用「事修」的。所以:首先你不要住在妄想,要安住在真如,然後你去─「培養一個善念,來取代妄想。」所以這個「調伏」,就是開始培養一種善念,用布施的念頭來取代,或者用布施的念頭來調伏慳貪的心;用持戒的念頭來調伏破戒的心;用忍辱的心來調伏瞋恚的心。所以整個在「觀心法門」當中,關鍵點在第一個「相」,你從「相」當中看到過去。第二個「緣」你今生的態度。
 
  你看《了凡四訓》袁了凡先生,他本來是學醫的,後來他遇到一位算命的孔先生,他說:「你這個人很聰明啊,你應該讀書啊!」他說:「你讀書以後,你的功名可以做到縣長。」他講三件事:第一個你的功名到縣長;第二個你今生沒有兒子;第三個你的壽命不長,只有到五十三歲。後來他很多的事情,果然都被印證了,這個時候,他就覺得生命沒有什麼意義,都被算準了,一個人果然不能擺脫過去,「萬般皆是業,半點不由人。」所以他對於生命,他只有看一半,他只看到「我從什麼地方來」,所以就認命。這部分當然對,但是一個人看生命,不能只看這部分,你還要看到「你將往哪裡而去。」後來他遇到雲谷禪師,告訴他:「禍福由因,改變在緣」,你不要老是看過去,你要看看你的未來「要去哪裡」比較重要啊!
 
  當一個人開始重視未來的時候,他開始自我反省。他就反省啊…要找原因──你今生的生命怎麼會這樣子啊?你向「內心」去觀察,你就會找到原因。後來,就找到兩個原因:我為什麼會短命?為什麼會福報這麼薄?為什麼會跟眾生沒有緣,都沒有人願意做我的兒子?第一個,沒有「容」,對別人不能包容,還有自己覺得自己很聰明,只要他自己看不起的人、思想跟他不一樣的人啊,他那種苛薄批判特別強,沒有包容的心、太清高。第二個,沒有「忍」,容是針對人,忍是針對事;他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耐煩、沒什麼耐性,所以就造成他沒有兒子跟薄福的原因。所以他開始修正,他往他內心的世界,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溝通。「大乘佛法」都是用溝通的─跟自己溝通。你必須要回到你內心的深處,跟你「過去的你」溝通,強迫是沒有用的!
 
  你看過去的我:是顛倒的,造了很多業,打很多妄想,當然業該受的都受完了,問題是這個妄想留下來。過去是顛倒的你,現在是覺悟的你。所以一個學佛的人,內心有兩個你,一個是「過去」的想法,一個是「現在」的想法,有時候兩個觀點,經常是互相矛盾的,「真妄交攻」。沒有學佛的人,他是一個想法,他很正常;你看學佛的人很矛盾就在這裡,經常是「真妄交攻」;聖人也沒問題,聖人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--清淨的想法。那麼我們在非凡夫、非聖人,這個過程是最麻煩的,「兩個想法」。那你必須用覺悟的心跟它溝通:「欸,不要這樣子,你現在這樣沒有包容心,對事情沒有忍耐心,你永遠成不了大福報。」所以袁了凡先生,他開始改變自己,從前面的相狀觀察,他得到了啟示,開始從言語上對治,很多事情開始包容,把胸量擴大,結果他又生了兩個兒子,這個花報就出現了;兩個兒子都做官;他本來五十三歲,活到七十四歲;他本來的官是做到縣長,一個地方的小官,後來做到中央的高官。
 
  從這個故事看來,意思就是說:佛法認為「禍福由因」,這部分是沒有錯,但是你要同時看到「改變在緣」;這部分外道沒看到,外道只會把你的命算出來,他沒辦法告訴你怎麼改變的?就是「調伏」,用種種的善巧方便,讓你的心有容、有忍,往光明的面走。
 
  所以:你的「心態」改變的時候,你的「果報」就改變了。
 
  那麼這個就是以「空假中三觀」,來面對你的想法、來調整想法。這個時候你會從一個比較狹隘的、醜陋的五陰,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五陰,它的主導性就在這個「想」,從這個地方來下手。
 
  乙三、修行篇(分二:丙一、總標。丙二、別釋。)
  我們修行的開始,就是去作一些方便的對治,要有一個實際的下手方法。
 
  丙一、總標(分二:丁一、徵問。丁二、示答。)
  丁一、徵問(首先,是如來對法會大眾的一個徵問:)
 
(徵問)汝等決定發菩提心,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,
    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。云何初心二義決定?
 
  我們把這段文作一個解釋:佛陀講修行之前,祂先講到兩個基礎「道前基礎」。祂就問與會大眾說:「汝等已經決定要發菩提心,要開始趨向於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那麼對於佛果、如來的這個『妙三摩提』(這個『妙三摩提』指的是什麼呢?就是『首楞嚴王三昧』,或者講『真如三昧』)對這樣的一個正念真如的三昧,生起精進勇猛而不疲倦的心,這時候你要修這個三昧之前,你一定要「先明發覺初心」
 
  問一:什麼叫「發覺初心」呢?就是你要先明白,你最初發起覺悟的那一念心,是不是具足兩種決定不疑的理解。
 
  問二:那麼什麼叫做「二種堅定不疑的理解?」
 
  這個地方,我們解釋一下:我們開始修行,當然先「發願」,佛法是先有願景,先有「願」才有「行動」,以願導行!就是說:你希望你來生變成什麼樣的結果,你才採取行動。
 
  「菩提」有兩種:一個是「願菩提心」,一個是「行菩提心」。我們一般的菩提,是屬於「願菩提心」,就是偏重在「意樂」,我很想要往生,我很想要成佛,但是很難採取行動,還在內心當中醞釀當中。那麼到了「行菩提心」的時候,是我一定要成佛、我一定要往生,就採取行動、付諸行動了。那麼從「願菩提心」,要轉成「行菩提心」,這過程當中,你要產生『二決定義』,兩種堅定不疑的理解。所以這個『二決定義』就是加強你的菩提心,讓你不退轉,堅持下去這種願力,從一個心中的意樂,而轉成一個實際的行動,這個就是所謂的「二決定義」。
 
 丁二、示答(分二:戊一、審觀因地發心。戊二、審詳煩惱根本)
 
  前面的「問」,法會當中,當然沒有人有智慧回答,佛陀還得自己回答。
 
  在我們修行當中──
 
  第一個,你要知道:你能對治的是什麼?你憑什麼去修行?你所依靠的是什麼?靠的就是「菩提心」。在修行的過程當中,有很多的障礙,你為什麼能夠堅持下去?為什麼能夠一路走來、堅持下去?靠的就是「菩提的願力」。
 
  第二個,你要知道:在你修行過程當中,你的障礙在哪裡?內在的煩惱,跟別人沒有關係。
 
  一個是「能對治的菩提心」,一個是「所對治的煩惱」,那麼對於這兩個,你要產生很堅定的理解。首先,我們看到因地的發心─「就是為什麼要發心修無上菩提呢?」這個要先審查。
 
  戊一、審觀因地發心(分二:己一、總示。己二、勸修)
  己一、總示:
 
總勸
審觀發心阿難!第一義者,汝等若欲捐捨聲聞,修菩薩乘,
      入佛知見,應當審觀因地發心,與果地覺為同為異?
勸修無生阿難!若於因地,以生滅心為本修因,而求佛乘不生
      不滅,無有是處!
 
 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,你的「行動」是因為你有「願力」,才會產生「行動」的;但是這個「願力」它本身也有堅固跟不堅固的差別,我們看看佛陀在發明「菩提心」的兩種差別:
 
  佛陀說:阿難!第一個決定的理解,就是你一定要棄捨對聲聞人這種偏空思想的遠離,而修習大乘的菩薩道,最後成就入佛知見。這個「入佛知見」就是悟入我們眾生本具的「現前一念心性」,從一個攀緣的妄想,而悟入佛的知見,「佛的知見」就是現前的一念心性。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?要好好的審查、觀照你「因地所發的心」跟「果地的覺心」,是相同還是不相同?你發心了,你受了菩薩戒,你緣境發心,你那一念心跟你最後成佛─在菩提樹下那個覺悟的心,是相同?還是不相同?佛陀說:阿難!假設你因地的發心,是以「生滅心」為本修因,而求佛乘「不生滅」之果,無有是處!所以你的菩提心,有「生滅性」的跟「不生滅性」的差別。你看有些人受了菩薩戒,剛開始很熱誠,沒多久,這個人不見了,在菩提道上不見了,這個菩提心就不堅固!
 
  在「生滅」跟「不生滅」當中,本經佛陀講得不多。但是你看《大乘起信論》講得很詳細了,起信論說:
 
  一個人是「緣人」而發心─這個菩提心非常不堅固。緣人而發心有兩種:第一個,你「緣佛」而發心,看到佛的相好,哎呀,不得了,我應該好好修行。這種人緣人發心會退轉,因為佛會滅度啊!第二個,緣「僧寶」而發心,看到某一個出家眾持戒莊嚴、功德具足而發心,但是人畢竟是會死亡的。所以你是「住相」發心,住在佛的相,住在僧寶的相而發心,這樣的心是生滅心。你看很多人他學佛,是因為某一個老和尚修行不錯而學佛的,老和尚在的時候,他用功得很精進;老和尚一不在,他頓失了目標,他不知道該怎麼辦!感覺「心」住在一個外在變化的相狀。
 
  那麼:什麼樣的發心,才是正確的呢?你要「發自內心的覺悟。」所謂的:「依止一念心性」。我為什麼學佛!只有一個目地─我要開顯我內在自性的功德。所以這裡就說:你的因地發心是生滅的,你要去求佛果菩提不生滅的功德,是無有是處!
 
  諸位我們要知道:你為什麼可以拜佛,你知道嗎?拜佛是誰?是那一念心嘛!你為什麼可以布施?所有的法門是「心」在推動的。我們不要只是注意到「修什麼法門」,你那個法門的背後是「生滅心」,你永遠得不到不生滅的果;就好像說你今天用沙,你煮不出飯出來,道理是一樣的。
 
  你用生滅心拜了一千拜的佛,雖然福報很大,但是它的本質還是生滅的。「生滅就是生滅,它本質改變不了,不會因為你數量多,而改變,不可能!」你用攀緣心來拜佛,這個果報就是攀緣、就是生滅的人天果報!
 
  什麼叫「生滅」?
 
  說白了:就是「人天果報」,你跟「解脫道」完全沒有關係,所以我們要重視「改變心態」。
 
  修行有一個「能念的心」,一個「所修的法」。「能念的心」它是主動─諸法無性,境隨心轉「心為菩提,一菩提;心為名利,一法為名利。」所以:你用什麼心來修行,這個是很重要的,你修麼法門還重要。你的心是不生滅的,你在佛堂,也是成佛的資糧;你的心是生滅的,你供養一個佛,也是一個生滅的果。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
 
(正示)
(有作必壞)以是義故,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,皆從變滅。
      阿難!汝觀世間可作之法,誰為不壞?
無作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。何以故?空非可作!由是始終
      無壞滅故。
 
  從「生滅」跟「不生滅」的道理,這樣的觀察,佛陀要阿難尊者『汝當照明』,你要自己去照了,在這個世間上,只要是「造作」之法,也就是說,它是要假借「有為的造作」去創造出來的,它既然有「生」,它自然是會有「變化」,乃至於「消滅」。比方說,你看世間上只要是有造作的,什麼東西不變壞,什麼東西不消滅呢?比方你蓋一個房子,這個房子本來沒有,你把它創造出來了,你要去造作嘛!那麼這個房子被你創造出來,表示什麼?它總有一天,只要是假借因緣造作出來的,它也會隨順因緣的別離而破壞掉。
 
  那怎麼辦呢?『然終不聞爛壞虛空。何以故?空非可作!由是始終無壞滅故。』那麼只有一個東西是不會被破壞的,就是『虛空』啊!為什麼呢?因為虛空不是「有為」的因緣創造出來的,所以它不會有所謂的變壞。
 
  這段文是表示什麼意思呢?
 
  我們的心,有的是「造作」出來的,有些是你「本來」就有的。你看你緣一個佛像,那麼佛的功德相是造作出來的啊,它是有為諸法,佛陀必須有因地六波羅蜜的功德,才有這個佛的相狀出來啊!那麼佛像也會因為「因緣」而消失掉;但是有一個東西,是你本來就有的,所以只要是經過造作,才有的心態,都不能當「因地發心」,你要找一個你「本來」就是這樣子的,不是造作出來的心,你安住在那個地方;這時候不管因緣怎麼變化,臨命終的時候──諸根敗壞、眷屬捨離,你的信心永遠不動搖,因為你那個心,是住在一個非常堅固不可破壞的一個基礎。所以這裡的「發菩提心」,它不是一般的發菩提心,是要產生一種堅定、不可破壞的菩提心,你的菩提心要堅固,你產生的力量才會堅固。
 
  實際上,我們可以看看很多的例子:一路走來,我們看到很多在家居士,修行了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能夠保持最初發心的,沒幾個人了!在這個菩提道上,繼續往前跑的…你看有些人跑得很快,但是到最後跑到…沒這個人了,是生滅心嘛!
 
  問題是:一、什麼是「生滅」的菩提心?
      二、什麼是「不生滅」的菩提心?
 
  二種差別。(了解這二個,是很重要的!我們看附表。)
 
  (一)世俗菩提心:
 
  ┌┈眾生無邊─誓願度┄┐ ┌┄→『悲增上』菩薩
  ├┈煩惱無盡─誓願斷┄┼—┤
  ├┈法門無量─誓願學┄┤ │
  └┈佛道無上─誓願成┄┘ └┄→『智增上』菩薩
 
  (二)勝義菩提心:
 
  ┌┈自性眾生─誓願度┄┐
  ├┈自性煩惱─誓願斷┄┤
  ├┈自性法門─誓願學┄┼→┄→法法『消歸心性』
  └┈自性佛道─誓願成┄┘
 
  當我們開始要付出行動,開始去返妄歸真、去創造未來的時候,第一個你要有一個「願力」、一個「願景」,在這個當中,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菩提心的立足點,是「生滅」還是「不生滅」?我們看這當中有兩段:
 
  壹、二種差別:(菩提心有「世俗菩提心」跟「勝義菩提心」二種差別。)
 
  一、世俗菩提心
 
  他的思考模式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四種,剛好配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。依「苦諦」而產生─眾生無邊誓願度;依「集諦」產生─煩惱無盡誓願斷;依「道諦」產生─法門無量誓願學;依「滅諦」產生─佛道無上誓願成。
 
  那麼這四弘誓願當中,其實菩薩是有二種:
 
  (一)「悲增上菩薩」:他在緣境的時候,他緣的大部分是眾生的相,「眾生的苦惱相」而發心,這種人是悲增上菩薩;就是啟動他修行的動力,來自於眾生的苦,這種人是悲增上菩薩。
 
  (二)有些人他的發心是緣「佛的功德」,他為什麼願意放棄他生命的享受,還要減少睡眠、減少飲食,他要減少他福報的受用而修學呢?因為他看到佛的功德。那麼緣佛的功德而發心的,是偏重在「智增上」
 
  這兩種菩薩有麼不同呢?
 
  「悲增上菩薩」的修學:你看他大部分的時間,都不是在佛堂,他是在人群,那個塵勞的世界,去跟人家助念啦、參加義工啦,這種人是悲增上的,他大部分的時間是跟眾生打成一片的;當然這個也沒什麼好、壞,人生就是你的抉擇。那麼這種菩薩在成佛之道當中,先成就「福報」再成就「聖道」,他成就聖道的時間會比較晚。
 
  那麼「智增上菩薩」,他的生命當中的時間,大部分是在佛堂,或是去打佛七,或是去聽經。因為他偏重在「上求佛道」。悲增上菩薩偏重在「下化眾生」。所以我們講「上求下化」,其實這個過程是有所偏重的,沒有一個人,兩方面都具足的,不太可能。
 
  總而言之,菩薩是有兩種,一個緣「眾生相」而發心,一個緣「佛道相」而發心,就產生「悲、智」。智增上的菩薩,他會先成就「聖道」,再成就「福報」。總之,只要你緣眾生相也好,緣佛道也好,只要你發起了菩提心,你就是一個菩薩,你就有菩薩的『戒體』了。
 
  菩薩的「戒體」有兩種相貌:
 
  第一個、在《瑜伽師地論》上說:一個人受菩薩戒跟沒有受菩薩戒,有什麼差別?受了菩薩戒,他當然也會犯過失嘛!但是他是怎麼樣呢?「雖作惡業,速疾能悔。」所以一個人,如果你造了一個身口意的過失,你到晚上的時候,欸!你自己會檢查出來。哦!你這個菩薩戒體很強,這個「防非止惡」的力量,雖作惡業,速疾能悔,那種「增上慚愧」。你今天講一句話傷到別人,你自己都不知道,到晚上也不知道,你的戒體可能很羸弱了,你那個防非止惡、自我反省的力量薄弱。所以你檢視菩薩戒體,就從這個「因地」檢查。
 
  第二個、果報─「雖墮惡趣,終不久留。」發了菩提心的人,即便這個菩薩由於過去的罪業,墮落到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,他馬上彈出來。所以懺公師父常講一句話「發菩提心,逍遙自在。」你一個人發了心以後,你的「業」就改變了,你那個重大的業力,就被破壞了,真正發心的人,你即便墮三惡道,也是很快出來。
 
  你看某甲跟某乙在過去生,兩個同時造了一個重大的罪業,兩個人同時變成一隻螞蟻,但是這個某甲是受了菩薩戒的,他變成螞蟻的時候,他那個菩提心的戒體,發生了作用以後,他很快的就從螞蟻當中,產生了增上慚愧,他那個螞蟻的壽命不會太長的。有些人做螞蟻是─七佛出世猶為蟻子;你看這種人,根本就沒有戒體的。所以一個人墮落到三惡道以後,他跳不出來啊!這個人沒有發心過,沒有戒體,沒有那種防非止惡、滅惡生善的功能。所以這個戒體,的確是有它的效果,但是這樣的戒體你要堅固,你必須要提升到「勝義菩提心」
 
  二、勝義菩提心。
 
  「自性眾生誓願度,自性煩惱誓願斷,自性法門誓願學,自性佛道誓願成」─法法消歸自性。我們剛開始發心,的確要假借相狀,這個是正確的,緣境發心──緣眾生的境、緣佛道的境而發心。但是最後你要把它堅固、回歸到「一念心性」。
 
  你要告訴你自己:「所謂的眾生在哪裡?在你的心中。所謂的佛道,也在你的心中。它們都只是你心中的一個影像而已。」
 
  你是假借這個影像,來開顯你真實的功德,叫「借相修心」。發心要假借相狀是沒有錯,但是你那個相狀要回歸到你的內心,借那個相來修心,你才不會退轉!
 
  你看:我自己做僧教育十多年,我實際帶領新生帶十多年,一個苦惱的眾生發心,我們從輔導…陪著他拜佛,幫他開示,解決他的煩惱,然後開啓他的智慧,創造很多因緣,讓他修福報,福報不錯了,走了、離開了!你會怎麼想?你要住在這個眾生相,你肯定退轉嘛!所以菩薩「住相修行」,你會有挫折感的,你受不了的!但是你是想說:欸,我假借這個眾生的相─借假修真,我因為眾生這樣的因緣,而啟發我自心的福德智慧資糧。這個時候你從一個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而提升到「自性眾生誓願度」。如果你受了菩薩戒,你現在還有挫折感,表示你的心住在外境,只有這個情況,沒有其它的原因。
 
  我告訴你:「外境不能住!」因為外境是你不能控制的,外境是你過去的業顯現。我們菩薩是要有相沒有錯,但是你是假借這個相,因為你沒有相你也不能修啊,「借相修心」,不是說:教你整個是住在這個相狀啊,那你就叫「心隨境轉」,就不是在修心!所以如果你受了菩薩戒,你在這個眾生的世界裡面,斷惡、修善、度眾生,你弄到最後是─心有千千結,那表示…你是「住相」。不可以這樣子!你這個菩薩戒、菩薩道走不遠,而且你的功德也不會大,第一個不夠堅固,第二個你功德不會圓滿。
 
  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呢?從「世俗菩提心」而提升到「勝義菩提心」。你要知道「眾生相、佛道的相」都是一個我們假借的相狀,用來啟發我們內在的本性的功德。所以你生命只有一個目的:就是開顯你的自性的功德,來做這件事情。
 
  我們接著看這一段的「交互運用」─那麼世俗菩提心的「相狀」,跟勝義菩提心的「心性」,怎麼運用呢?
 
┌─────云何熏,起淨法不斷?

│  ┌─(一)所謂以有真如法故,能熏習無明。
│  │
│  │                ┌──厭生死苦。
└──┼─(二)以熏習因緣力故,則令妄心
   │                └──樂求涅槃。
   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 └─(三)以此妄心,有厭求因緣故,即熏習真如。
 
  這段文,馬鳴菩薩說明:如何來做一個「淨法熏習」。修行就是「淨法」,以淨法來熏習染法,使令淨法的功德不斷的生起。我們現在承當了過去的妄想,那麼怎麼樣把「妄想」轉成「真如」呢?這以下講出三個次第:
 
  第一個、安住力─『所謂以有真如法故,能熏習無明。』首先,你要安住在「不生滅心」,不要向外攀緣,安住在不生不滅的清淨心,依止這個安住力,不隨妄轉,慢慢的折損無明妄想的力量。
 
  第二個、調伏力─因為你不斷的熏習,這個『熏習』就是假借這個相狀,能令這個第六意識的妄想──『厭生死苦,樂求涅槃』。所以我們修行要「借相」,雖然你安住在不生滅心,你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了,你還得要借相,我們要假借觀察眾生的苦惱相。
 
  什麼叫「厭生死苦」呢?比方說:有些人會執著今生,福報大的人啊,今生放不下…你看他過去善業強、身體健康、身相莊嚴、財富具足、眷屬美好,那這怎麼辦呢?你要用「無常相」來觀察,其實這個死亡到來的時候,你就全部破壞了,所以從無常觀的思惟當中,來息滅對於今生的執取。第二種人,他對來生是有期待的,因為他今生過得很痛苦,他把所有的期望放在來生。那麼這怎麼辦呢?要思惟「三惡道」的痛苦。你今生造了善業→你來生快樂。但是你來生快樂的時候,菩薩在安樂的環境產生放逸→放逸再造業就墮落了,叫「三世怨」。所以你對來生有安樂的祈求的時候,你要小心啊,那個快樂果報之後,下一個就是三惡道,就是「三世怨」的因果。所以「人、天」的因果有「三世怨」的危機,第三生就墮落。
 
  第三個、『以此妄心,有厭求因緣故,即熏習真如。』我們透過「無常」跟「三惡道」的苦,觀察這個假相,產生厭惡生死的心態;也觀察涅槃的安樂解脫的功德,產生好樂的追求,這個叫「調伏」。在「安住」的時候,是無相的;「調伏」是要借相的,最後以此第六意識的「空假中三觀」,產生「厭惡、欣求」的相狀,再加強你「真如」的熏習。
 
  這是什意思呢?
 
  就是說:我們一開始是安住在「無相的真如」,所謂的安住在「體」─心性的本體;「依體起用」產生相狀;那麼這個相狀,又再加強我們安住的本體。懺公師父常說「依體起用,用還照體。」─「依止不生滅的體,而生起菩薩六波羅蜜的作用,但所有的作用呢,又再開顯你的體。」也就是說:你本來是一分的安住,產生一個六波羅蜜的相狀;這個相狀,又再加強你變成二分的安住,你安住的力量更深;這二分的安住,又產生一個相狀,又產生三分的安住。所以由一念心性,產生六波羅蜜;由六波羅蜜,又加強你的一念心性,就構成一個「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。」以一心真如,開顯六波羅蜜;六波羅蜜,又開顯你一念心性,就是所謂的『以此妄心,有厭求因緣的相狀緣故,又再一次熏習真如。』由無相的真如,產生菩提心的相狀;由菩提心的相狀,又加強你無相的真如;那麼如是的輾轉,就產生一個不生滅的功德出來,是這個意思。
 
  所以當我們講「安住」是無相的;但是你講「調伏」,那你就要假借─「眾生的相狀」來遠離,假借─「佛菩薩的功德」來欣求,你才會產生一種前進的動力,但是:你所有的「動力」,都要依止「無相的清淨心」才能夠堅固!
 
  這裡,我們開始講到修行的觀念,諸位要好好體會。
 
 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
 
 淨土教觀學苑 版權所有
歡迎各方免費流通,若有轉載請注明出處。請勿用於商業盈利。
Copyright © masterchingche.org All rights reserved.
官方網址:http://www.masterchingche.org/
信箱:info@masterchingche.org
YouTube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淨土教觀學苑
Facebookhttps://m.facebook.com/www.masterchingche.org/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